要闻速递︱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筹)组织召开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3月27日上午,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筹)(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吴丰昌院士、副主任于云江研究员及全体学术委员会委员受邀出席了会议。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柏国强总工程师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科财司刘海波调研员、固体司杜科雄处长、法规司宛悦调研员、土壤司杨伟调研员,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处施敏处长、陈炜副处长,土壤处吴建调研员,上海市卫健委科教处王剑萍调研员莅临会议指导。上海市环科院、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的领导及科研骨干参加了会议。
学术委员会
石利利
史江红
徐东群
庄树林
段小丽
郑广宏
尹大强
李道季
阚海东
张锦平
申哲民
郭常义
黄沈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市环科院副院长黄沈发主持。重点实验室理事长、市环科院党委书记蒋长敏首先代表建设单位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并向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委员颁发了聘书。与会领导和专家现场考察了上海市环科院负责建设的5大功能实验室,听取了重点实验室主任沈根祥关于实验室年度建设工作目标与计划的汇报,就实验室的目标定位、管理服务、运行机制、成果产出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吴丰昌院士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重点实验室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点实验室聚焦“新污染物”,定位清晰,把握了环境健康研究的前沿领域,要争取为国家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三家建设单位要以“符合城市特征、国内一流”为建设目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学科交叉,加强交流,在两年建设期内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柏国强总工对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指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恰逢其时,立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大有可为。对于重点实验室建设期的发展方向,提出三方面要求:一要优势联合,形成合力。三家建设单位要探索管理和合作模式,整合各自研究优势,共同研究,形成合力;二要明确定位,服务管理。重点实验室要立足上海、覆盖长三角、放眼全国,既要注重基础研究,又要提供管理支撑,为“健康中国”“健康上海”做出应有的贡献;三要早出成果,早出人才。三家建设单位各取所长,不仅是形式的联合,更要做到核心联合,加强资源整合交流,为环境健康研究工作做好人才储备。
会议召开前一天,在施敏处长、蒋长敏书记和沈根祥主任的陪同下,生态环境部有关业务司处室领导现场调研了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上海市疾控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相关功能实验室,并为共建单位实验室揭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疾控中心有关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供稿人:张洪昌
责任编辑:院办公室
为您推荐